隨州東正專用汽車在卡車之家上看到
和小編年紀差不多的卡友們應該還能記得,小的時候滿大街都是解放CA141和東風EQ140載貨車,如果偶爾能夠看見一次比CA141多一排輪胎或者帶個拖斗的卡車時,那感覺真是比過年還要開心。
● 80年代遍地中卡 斯太爾首推重卡
上世紀80年代,人們基本上見不到所謂的重型卡車,當然,這并不能代表當時就沒有重型卡車。
1983年12月17日,為改變當時我國重型汽車制造業比較薄弱的格局,當時的中國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與奧地利斯太爾一戴姆勒一普赫股份公司在北京簽訂了《重型汽車制造技術轉讓合同》,引進總質量16~40 t的斯太爾91系列重型車,還引進了配套的ZF變速箱、轉向器和富勒變速器等,建設規模年產重型車1萬輛、發動機5000臺,1986年技改項目開工,1989年,我國第一輛國產斯達-斯太爾重型汽車在濟汽總廠下線。
90年代依舊是中型卡車的天下,斯太爾售價高,很多人根本消費不起,所以在當時這種重型雙后橋6x4卡車依舊很難見到,不過斯太爾確實開辟了中國重型卡車的先河。
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國的重工業發展突飛猛進,過去的汽油卡車紛紛被柴油卡車取代,解放、東風等大型商用車公司也都開始產品的更新換代,相繼推出了雙后橋的準重卡,這個時候,雙后橋載貨車和長車廂大單橋載貨車成為貨運市場的主流車型。
● 弊端多政策嚴 雙向擠壓終被淘汰
雙后橋載貨車的平穩性與單橋車相比較要強得多,當時推出了7.2米、8.6米和9.6米車廂長度的雙后橋載貨車,無論是長途標載運輸還是短途重載運輸,無論是拉整體貨物還是裝載煤、礦粉等散裝貨物都有不俗的表現。
就在雙后橋載貨車準備一展身手的時候,用戶的需求和國家的道路運輸政策使得另外兩款載貨車風靡起來,那就是6x2和8x4載貨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三軸”和“前四后八”。
國家計重收費是按照整車質量和軸數計算,三軸車車貨總重的標準是一定的,那么雙后橋車自重就比小三軸車重得多,那它的載重量就必須對應的減少,所以,小三軸因為裝載量比雙后橋多而更有優勢;從實際情況來說,雙后橋載貨車的載重能力能夠和前四后八媲美,但是因為車軸數為三,它的車貨總重只能和小三軸一樣,如此就比不了前四后八,因為這樣一個尷尬的處境,雙后橋載貨車慢慢淡出市場。
東風天龍在2006年-2010年期間也推出過雙后橋載貨車,不過數量不多,而且慢慢都被小三軸和前四后八所取代,現在除了專用車和自卸車還在生產雙后橋以外,載貨車已經基本告別了雙后橋底盤。
● 編后語:
雙后橋載貨車如今是真的不多見了,在這個牽引車、前四后八、小三軸和6.8米載貨車橫行的年代,雙后橋是沒有絲毫生存空間的,但是我們不可否認它的優點——穩定。所有開過雙后橋車的人都會說,這車要比小三軸和單橋車穩定的多,車行駛起來也非常平穩,這也是現在大多數自卸車仍然選擇雙后橋底盤的原因,在情況復雜的道路上,穩定的車身能夠保證駕駛員和車輛的安全。后雙橋底盤在專用汽車上應用很廣。比如東風天龍后雙橋灑水車,東風天龍后雙橋吸污車,東風后八輪低平板運輸車,重汽HOWO后雙橋清障車
隨州市東正專用汽車,國五排放公告陸續申報中(國五灑水車、國五垃圾車、國五吸糞車、國五吸污車、國五高壓清洗車、國五清障車、國五平板車)等專用汽車公告,最新消息請登錄 http://www.dragonhide.cn